II 型糖尿病(T2DM)动物模型实验指南
以下是关于 Ⅱ 型糖尿病(T2DM)动物模型的详细总结,涵盖诱发性模型和自发性模型的原理、方法、特点及应用场景,便于实验设计和模型选择:
一、诱发性模型(高糖高脂饲料 + STZ 注射)
1. 造模原理
第一步:诱导胰岛素抵抗:通过高糖高脂饲料喂养,使动物(如 C57 小鼠)出现肥胖、脂肪堆积和糖脂代谢紊乱,导致胰岛素敏感性下降。
第二步:损伤胰岛 β 细胞:低剂量链脲佐菌素(STZ)腹腔注射,轻度破坏 β 细胞功能,诱发胰岛素代偿性分泌不足,最终导致持续性高血糖。
2. 造模方法
步骤 1:6 周龄 C57 小鼠喂饲高糖高脂饲料 4-8 周,观察体重显著上升(胰岛素抵抗形成)。
步骤 2:连续 5 天腹腔注射低剂量 STZ(如 30-50 mg/kg/ 天),避免单次高剂量导致的高死亡率。
步骤 3:注射后每 3 天检测空腹血糖,当血糖≥11.1 mmol/L且持续稳定时,模型成功;未达标可追加低剂量 STZ 注射。
3. 特点与注意事项
优点:操作简单、周期短(6-12 周)、成本低,适用于短期机制研究或药物筛选。
缺点:人为干预性强,病理特征(如 β 细胞损伤)与人类 T2DM 不完全一致,较少模拟慢性并发症。
关键提示:多次低剂量 STZ 注射比单次高剂量更安全,成模率高(死亡率<10%),需监测体重和血糖动态变化。
二、自发性模型(基因突变型)
1. db/db 小鼠(瘦素受体缺陷)
基因型:Lepr 基因纯合突变(db/db),分两种遗传背景:
C57BL/6J(B6):4 周龄后高血糖、高胰岛素,β 细胞代偿性增生,18-20 月龄持续高胰岛素血症,适合研究 β 细胞代偿机制。
C57BLKS/J(BKS):高血糖表型不可逆,4 周龄后血糖持续升高,无 β 细胞代偿,更适合降血糖药物疗效评价。
表型:3-4 周龄肥胖(多食、多尿),4-8 周龄血糖≥16.67 mmol/L,伴随胰岛素抵抗、高血脂,寿命约 12-14 个月。
2. ob/ob 小鼠(瘦素缺陷)
基因型:Leptin 基因纯合突变(ob/ob),瘦素缺失导致食欲亢进、肥胖。
表型:4 周龄轻度肥胖,4-12 周龄高血糖(非禁食血糖≈16.67 mmol/L)、高胰岛素,12 周后血糖逐渐恢复正常,属于早期高血糖模型。
应用:适合研究肥胖相关胰岛素抵抗、早期糖代谢紊乱,不适合慢性高血糖并发症。
3. ZDF 大鼠(Zucker 糖尿病脂肪大鼠)
背景:源于 Zucker 肥胖大鼠(ZF),胰岛素抵抗和 β 细胞凋亡更严重,肥胖程度低于 ZF 大鼠。
表型:6 周龄后高血糖、高胰岛素,12 周龄 β 细胞显著凋亡,伴高血脂、肾脏病变,模拟人类 T2DM 中 β 细胞渐进性损伤。
优势:与人类病理更接近,适合研究 β 细胞功能衰竭和糖尿病肾病。
4. OLETF 大鼠(非肥胖型)
特点:轻度肥胖,14 周龄出现胰岛素抵抗、腹内脂肪堆积、高三酰甘油血症,24 周龄发病率 100%,伴随轻度 β 细胞功能异常。
应用:适合研究胰岛素抵抗为主的 T2DM 早期阶段,及代谢综合征相关并发症。
三、模型对比与选择建议
模型类型 |
代表模型 |
核心机制 |
主要表型 |
适用场景 |
缺点 |
诱发性 |
高糖高脂 + STZ 小鼠 |
胰岛素抵抗 +β 细胞轻度损伤 |
短期高血糖(需监测达标) |
短期药物筛选、基础机制研究 |
人为干预,病理特征不完整 |
自发性(肥胖型) |
db/db(BKS)小鼠 |
瘦素受体缺陷 |
持续高血糖、胰岛素抵抗 |
降血糖药物疗效评价 |
瘦素信号缺陷,非人类原发机制 |
自发性(肥胖型) |
ob/ob 小鼠 |
瘦素缺失 |
早期高血糖(12 周后恢复) |
肥胖相关胰岛素抵抗早期研究 |
血糖后期正常,不适合慢性研究 |
自发性(大鼠) |
ZDF 大鼠 |
胰岛素抵抗 +β 细胞凋亡 |
进行性高血糖、β 细胞衰竭 |
β 细胞功能、糖尿病并发症研究 |
需特定饲养条件,成本较高 |
自发性(大鼠) |
OLETF 大鼠 |
胰岛素抵抗(非瘦素依赖) |
轻度肥胖、胰岛素抵抗早期表型 |
代谢综合征、早期病理机制研究 |
血糖升高幅度较低,需长期观察 |
四、总结
短期造模或成本优先:选择诱发性模型(高糖高脂 + STZ),但需注意 STZ 剂量和注射频率以降低死亡率。
模拟人类持续高血糖:首选 db/db(BKS 背景)或 ZDF 大鼠,前者适合药物检测,后者适合 β 细胞衰竭研究。
早期胰岛素抵抗研究:ob/ob 小鼠或 OLETF 大鼠更合适,前者侧重瘦素通路,后者侧重非瘦素依赖的代谢紊乱。
根据研究目的(如药物疗效、病理机制、并发症)和物种偏好(小鼠 vs. 大鼠),合理选择模型可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转化价值。
2 型糖尿病(T2DM)动物模型的评估指标需从生理、代谢、病理、功能及并发症等多维度综合考量,以验证模型是否符合 T2DM 的核心特征(如胰岛素抵抗、β 细胞功能异常、高血糖及相关并发症)。以下是常见评估指标分类:
一、生理与基础指标
体重与体型
体重变化:肥胖是 T2DM 的重要风险因素,尤其在诱发性模型(如高糖高脂饲料喂养)和自发性模型(如 ob/ob、db/db 小鼠、ZDF 大鼠)中,需监测体重增长幅度及肥胖表型(如体脂率、腰围 / 体长比)。
外观特征:多食、多饮、多尿(“三多” 症状)、毛发状态、活动能力等,反映模型的糖尿病典型症状。
血糖水平
空腹血糖(Fasting Blood Glucose, FBG):造模后需多次检测,通常以 FBG ≥ 11.1 mmol/L 作为成模标准(如 STZ 诱导模型)。
随机血糖:非空腹状态下的血糖波动,反映血糖控制紊乱。
糖耐量试验(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, OGTT):口服葡萄糖后 0、30、60、120、180 分钟血糖曲线,评估葡萄糖处理能力及胰岛素分泌反应。
胰岛素耐量试验(Insulin Tolerance Test, ITT):注射胰岛素后检测血糖下降幅度及恢复速度,评估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(胰岛素抵抗程度)。
二、代谢相关指标
1.胰岛素与胰岛素抵抗
空腹胰岛素(Fasting Insulin, FINS):反映基础胰岛素分泌水平,T2DM 模型常表现为高胰岛素血症(早期 β 细胞代偿)或胰岛素缺乏(晚期 β 细胞损伤)。
胰岛素抵抗指数(HOMA-IR):通过公式 HOMA-IR = (FBG × FINS) / 22.5 计算,是评估胰岛素抵抗的经典指标,值越高表明抵抗越严重。
胰岛素释放试验:结合 OGTT 检测不同时间点胰岛素水平,观察 β 细胞对葡萄糖刺激的反应(如峰值延迟或不足)。
2.血脂与脂肪因子
1)血脂谱:总胆固醇(TC)、甘油三酯(TG)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(LDL-C)、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(HDL-C),T2DM 模型常伴高脂血症(尤其诱发性模型)。
2)游离脂肪酸(FFA):升高提示脂肪代谢紊乱,加剧胰岛素抵抗。
3)瘦素(Leptin)与脂联素(Adiponectin):瘦素水平在 ob/ob、db/db 等瘦素信号缺陷模型中异常(如 ob/ob 小鼠瘦素缺乏),脂联素降低反映胰岛素抵抗。
病理与组织学指标
1、胰岛形态与功能
1)胰岛组织病理:通过 HE 染色观察胰岛大小、β 细胞数量、分布及形态(如增生、凋亡、纤维化),评估 β 细胞损伤或代偿情况(如 STZ 诱导模型的 β 细胞轻度损伤,db/db 小鼠的 β 细胞代偿性增生)。
2)胰岛素 / 胰高血糖素免疫组化:检测 β 细胞(胰岛素阳性)和 α 细胞比例,量化 β 细胞功能及胰岛内分泌结构变化。
2、靶器官损伤
肝脏:HE 染色观察脂肪肝(脂质沉积)、炎症或纤维化(常见于高脂饮食诱导模型)。
脂肪组织:脂肪细胞大小及分布(如白色脂肪组织肥大、棕色脂肪功能异常)。
并发症相关组织:肾脏(肾小球病变、肾间质纤维化,如 db/db 小鼠肾损伤)、视网膜(微血管病变)、周围神经(神经病变)等,评估糖尿病慢性并发症。
四、分子与功能指标
基因与蛋白表达
胰岛素信号通路:检测 IRS-1/2、Akt、GLUT4 等基因或蛋白表达,反映胰岛素受体后信号传导障碍(胰岛素抵抗机制)。
β 细胞功能相关基因:如 Pdx-1、MafA(调控 β 细胞分化与功能)、UCP2(线粒体功能,与 STZ 诱导的 β 细胞损伤相关)。
瘦素信号通路:在 ob/ob(瘦素缺陷)、db/db(瘦素受体缺陷)模型中,检测 Lep、Lepr 基因表达及下游 JAK-STAT 信号通路。
能量代谢与氧化应激
耗氧量(VO₂)、产热(能量消耗):评估代谢效率(如 db/db 小鼠代谢率升高)。
氧化应激指标:MDA(丙二醛)、SOD(超氧化物歧化酶)等,反映氧化损伤程度(与 β 细胞凋亡相关)。
五、模型特异性补充指标
自发性模型(如 db/db、ob/ob 小鼠):需关注瘦素信号缺陷相关表型(如肥胖、生育力低下、伤口愈合延迟)及血糖动态变化(如 ob/ob 小鼠 12 周后血糖可能恢复正常,属早期高血糖模型)。
诱发性模型(如 STZ 诱导):需验证胰岛素抵抗(高脂饲料喂养后)与 β 细胞损伤(STZ 注射后)的双重机制,避免过度损伤导致 Ⅰ 型糖尿病特征。
大鼠模型(如 ZDF、OLETF):关注胰岛素抵抗进展(如 ZDF 大鼠的 β 细胞凋亡、OLETF 大鼠 14 周龄后的胰岛素抵抗明确)及并发症发生率(如 OLETF 大鼠 24 周龄发病率 100%)。
六、其他注意事项
成模率与死亡率:如 STZ 多次低剂量注射可提高成模率、降低死亡率,需评估模型稳定性。
时间依赖性:不同模型的表型出现时间不同(如 db/db 小鼠 4-8 周龄血糖升高,OLETF 大鼠 24 周龄完全发病),需按周龄动态监测指标。
与人类疾病的相关性:优先选择兼具胰岛素抵抗和 β 细胞功能障碍的模型(如诱发性模型结合 “高脂饮食 + 低剂量 STZ”),避免单一机制模型(如仅肥胖或仅 β 细胞损伤)。
通过以上指标综合评估,可确保动物模型准确模拟人类 T2DM 的核心病理特征(胰岛素抵抗、高血糖、β 细胞功能异常及并发症),为糖尿病发病机制研究和药物筛选提供可靠工具。
动物实验服务平台 |
||
实验动物代养服务 |
动物饲养 |
1.屏障环境饲养 :1)屏障环境饲养-小鼠 2)屏障环境饲养-大鼠 3)屏障环境饲养-豚鼠 4)屏障环境饲养-地鼠 5)屏障环境饲养-兔2.普通环境饲养 1)普通环境饲养-犬 2)普通环境饲养-猪 3)普通环境饲养-猴 3.一站式实验操作服务 1)给药服务(注射给药:静脉、腹腔、皮下、皮内、肌肉。消化道给药:灌胃、自由摄取、十二指肠、直肠。其他部位给药:呼吸道、皮肤、脑内、关节腔内、脊髓腔内、滴眼、生殖器等。"2)脏器、组织取样服务:脏器、腺体、淋巴结、骨及软骨、肌肉、肿瘤组织、脑组织、脂肪组织等。3)体液样本采集:血液(眼睑采血、剪尾采血、心脏采血)、尿液、脑脊液、胆汁、腔液。4)其他实验操作观察、拍照、称重、滴鼻、剪尾、人工肿瘤测量、解剖等。 |
动物模型构建 |
心脑血管模型 |
脑缺血及再灌注模型/心脏骤停模型/脑外损伤动物模型/体内血栓动物模型/高血压模型/心力衰竭模型/心肌缺血动物模型/心梗动物模型/阿霉素诱导大鼠心肌病模型/脑损伤动物模型/脑出血动物模型/慢性心力衰竭动物模型/高血压动物模模型/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 |
神经系统+精神科模型 |
应激模型/帕金森动物模型/栓塞性脑梗死模型/老年痴呆模型/脊髓损伤动物模型/抑郁症模型/坐骨神经损伤 (周围神经损伤)动物模型/坐骨神经,面神经损伤动物模型/抑郁症动物模型/癫痫模型 |
|
呼吸系统模型 |
肺栓塞模型/慢性肺阻塞模型/肺炎模型/过敏性哮喘动物模型/慢性支气管炎动物模型/肺动脉高压动物模型/肺纤维化模型/急性肺损伤模型/肺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/慢性支气管炎动物模型 |
|
消化系统模型 |
结肠炎(UC)模型/大肠癌动物模型/胃酸分泌模型/胃溃疡模型/急性肝损伤模型/胆结石动物模型/肝炎-肝硬化-肝癌动物模型/肥胖动物模型/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/脓毒症模型/肠炎动物模型/胰腺炎动物模型/肝硬化动物模型/肝纤维化动物模型/酒精肝动物模型 |
|
皮下移植瘤药效模型 |
Mouse皮下移植瘤/Mouse皮下移植瘤(只成瘤)/裸鼠皮下移植瘤/裸鼠皮下移植瘤(只成瘤) |
|
原位瘤模型 |
肾癌动物模型/裸鼠腹水瘤/裸鼠乳腺癌原位瘤/裸鼠肝原位瘤药效评估/脑胶质瘤动物模型/胃癌动物模型/胰腺癌动物模型/卵巢癌动物模型/肝癌动物模型/直结肠癌动物模型 |
|
肿瘤动物模型 |
裸鼠成瘤/裸鼠肝原位瘤/黑色素瘤动物模型/药理毒理动物实验技术服务/Mouse肺转移瘤/人源肿瘤裸鼠药效评价/Mouse皮下移植瘤药效评估/裸鼠皮下移植瘤药效评估/Mouse肝原位瘤/肺癌动物模型/乳腺癌动物模型 |
|
动物行为学 |
Light/dark box(黑白箱实验)/高压氧舱/足底热痛仪/强迫游泳/跑台实验/大小鼠心电图/平衡木训练/热板/旋转杆实验/旷场实验/大小鼠条件性恐惧/网屏训练/转棒训练/Y迷宫/社交互动(自我捋毛,筑巢、少年玩耍,实物埋藏等)/高空十字架/避暗穿梭/水迷宫 |
|
免疫、代谢系统模型 |
高尿酸血症模型/宫颈癌动物模型/糖尿病眼病模型/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/亢甲状腺药物诱导的甲减模型/II型糖尿病动物模型/1型糖尿病动物模型 |
|
骨科模型 |
类风湿性关节炎动物模型/骨缺损动物模型/骨折动物模型/骨关节炎动物模型/骨质疏松动物模型 |
|
泌尿系统模型 |
缺血性急性肾衰竭动物模型/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/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/膀胱癌动物模型/肾结石动物模型/慢性肾衰竭动物模型/急性肾衰竭动物模型/肾盂肾炎动物模型 |
|
五官疾病模型 |
鼻窦炎模型/鼻炎模型/视网膜损伤模型/牙周炎动物模型/白内障动物模型/视神经损伤动物模型 |
|
皮肤科模型 |
压力性褥疮(PU)模型/硬皮症(SSC)模型/特应性皮炎(AD)模型/伤口愈合:圆形缺损模型/伤口愈合:划痕模型/二度烧伤模型/皮肤损伤模型 |
|
转移瘤药效模型 |
裸鼠肺转移瘤药效评估/裸鼠肺转移瘤 |
|
常规脏器手术切除模型 |
5/6肾切除手术/有创动脉血压/神经吻合手术/输精管结扎手术/去势手术(睾丸摘除)/胃切除手术/肝切除手术/单侧肾切除手术 |
|
动物影像学 |
活体成像/全身骨密度检测/X-ray光/超声成像/大小动物CT |
科研技术助理:
赵老师微信号| 18088686743
李老师微信号| 18186850708
李老师微信号| 18088685746
- 2025-05-14
- 2025-05-13
- 2025-05-12
- 2025-05-08
- 2025-04-25
- 2025-04-16
- 2025-04-14
- 2025-04-09
- 2025-04-08
- 2025-04-02
- 2025-04-01
- 2025-03-2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