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动脉弓缩窄(TAC)动物模型构建指南
主动脉弓缩窄(Transverse Aortic Constriction, TAC)模型通过外科手术缩窄主动脉弓,模拟人类高血压或主动脉瓣狭窄引起的压力超负荷,诱导心肌肥厚并逐步进展为心力衰竭,是研究心肌重构、能量代谢紊乱及药物干预的经典模型。
- 基本信息与模型优势
1. 实验动物
动物类型 |
常用品系 |
年龄 / 体重 |
优势 |
小鼠 |
C57BL/6、BALB/c |
8~10 周龄,20~25 g |
手术创伤小,建模周期短(4 周形成稳定肥厚),适合基因编辑小鼠(如 α-MHC 转基因鼠) |
大鼠 |
SD、Wistar |
10~12 周龄,200~250 g |
主动脉直径粗(约 1.5 mm),便于初学者练习,但主动脉弓位置深(需分离更多组织) |
- 分组设计
组别 |
处理方式 |
样本量 |
假手术组(Sham) |
开胸后穿线不结扎,其余操作同 TAC 组 |
n=8~10 |
TAC 模型组 |
主动脉弓缩窄手术,术后饲养 4~6 周 |
n=8~10 |
阳性药组 |
术后给予美托洛尔(10 mg/kg/d,灌胃)或氯沙坦(20 mg/kg/d,灌胃) |
n=8~10 |
受试药低 / 中 / 高剂量组 |
给予不同浓度受试药物(如钙通道阻滞剂,5/10/20 mg/kg/d,腹腔注射) |
n=8~10 |
3. 实验周期
预适应期:1 周(动物适应单笼饲养)
手术期:20~30 min / 只(小鼠),30~40 min / 只(大鼠)
检测时间点:术后 1 周(早期肥厚)、2~3 周(代偿期)、4~6 周(失代偿心衰)
二、核心建模方法(以小鼠为例,大鼠操作类似需调整器械)
手术步骤详解
麻醉与体位
吸入麻醉:异氟烷(诱导浓度 2%~3%,维持浓度 1%~1.5%),仰卧位固定于加热垫(37°C)
备皮:颈部至胸部脱毛,碘伏消毒 3 次,铺无菌手术单
切口与暴露
切口:左侧第 2~3 肋间隙,胸骨旁 2 mm 纵向切口(小鼠约 5 mm,大鼠约 10 mm)
分离组织:钝性分开胸大肌、胸小肌,暴露肋骨,插入微型牵开器(小鼠用 1 mm 宽度,大鼠用 2 mm)
胸腺处理:轻柔推开胸腺脂肪垫,暴露主动脉弓及其分支(无名动脉、左颈总动脉、左锁骨下动脉)
主动脉缩窄
穿线:用 6-0 聚丙烯缝线(大鼠用 5-0)从主动脉弓下方(无名动脉与左锁骨下动脉之间)小心穿过,避免损伤肺动脉
垫针结扎:将 26G 针头(小鼠,直径 0.45 mm)/24G 针头(大鼠,直径 0.55 mm)平行置于主动脉旁,结扎缝线后缓慢抽出针头,形成固定狭窄环(小鼠狭窄后直径约 0.6~0.8 mm,大鼠约 1.0~1.2 mm)
关胸与复苏
缝合:4-0 丝线间断缝合肌肉层,3-0 丝线缝合皮肤(小鼠无需缝肌肉层,直接皮内缝合)
术后处理:皮下注射温生理盐水(5 mL/kg)防脱水,置于 37°C 恒温箱至自主呼吸恢复(约 5~10 min)
关键参数控制
狭窄程度:通过针头直径调节,经典小鼠 TAC 模型使用 26G 针头(缩窄率约 40%~50%),大鼠使用 24G 针头(缩窄率 30%~40%)
手术时间:从开胸到关胸≤8 min(小鼠),≤15 min(大鼠),超时增加气胸风险
- 观测指标与评价体系
- 心功能检测(核心指标)
检测项目 |
检测方法 |
TAC 模型特征(术后 4 周) |
超声心动图 |
小动物超声仪(如 Vevo 3100) |
左室后壁厚度(LVPWT)↑20%~30%,左室质量(LVM)↑30%~40% |
心电图 |
Ⅱ 导联持续监测 |
ST 段压低,T 波倒置,左室高电压(肢体导联 R 波 > 1.0 mV) |
血流动力学 |
左心室导管法 |
左室收缩压(LVSP)↑50 mmHg,左室舒张末压(LVEDP)↑20 mmHg |
心脏重量指数 |
心重 / 体重(HW/BW) |
小鼠 > 4.0 mg/g(正常 3.0~3.5 mg/g),大鼠 > 3.5 mg/g |
2. 病理形态学检测
大体观察:心脏体积增大,左心室壁增厚,心尖变圆钝,HW/BW 比值显著升高
组织染色:
1)HE 染色: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增大(小鼠 > 250 μm²,正常约 150 μm²),排列紊乱度 > 30°
2)Masson 染色:间质纤维化面积 > 15%(正常 < 5%),主要分布于血管周围及心肌间质
3)油红 O 染色:脂质沉积(失代偿期可见心肌细胞内脂滴聚集)
电镜检测:肌原纤维排列紊乱,Z 线断裂;线粒体肿胀,嵴密度降低(能量代谢障碍标志)
3. 分子生物学检测
肥厚标志基因:qPCR 检测 ANF、BNP、β-MHC mRNA 水平(术后 2 周升高≥2 倍)
纤维化因子:Western blot 检测 Collagen I/III、TGF-β1 蛋白表达(4 周时↑50%~80%)
氧化应激指标:ELISA 检测 MDA(丙二醛)↑30%,SOD(超氧化物歧化酶)↓20%
四、模型特点与优势
技术优势
无呼吸机微创化:经左胸肋间隙入路,无需气管插管及开胸器,避免喉头水肿、气胸等传统开胸并发症(小鼠术后 7 天死亡率≤10%,传统术式 20%~30%)
精准可控性:通过垫针直径标准化狭窄程度,不同批次模型 HW/BW 变异系数 < 15%,适合药效学对比研究
病理阶段清晰:1~2 周:心肌肥厚代偿期(心功能正常);4~6 周:失代偿心衰(LVEF↓、肺淤血),模拟临床疾病进展.
应用场景
基础研究:心肌肥厚信号通路(如 MAPK、PI3K/Akt)、代谢重编程机制(葡萄糖→脂肪酸利用转换)
药物筛选:β 受体阻滞剂、ACEI/ARB 类药物延缓心肌重构的疗效评价
转化医学:新型基因治疗(如过表达 PPAR-γ 改善能量代谢)或干细胞移植的心肌保护作用
五、注意事项与风险控制
1. 术中关键操作
麻醉深度:维持浅麻醉(角膜反射存在,肢端强刺激有回缩),深麻醉导致呼吸抑制增加气胸风险
胸腺分离:用弯镊尖端轻轻推开胸腺,避免撕拉胸膜(破损时可见肺塌陷,需立即用 7-0 线修补)
穿线技巧:镊子夹住缝线中段,从主动脉与肺动脉之间的缝隙水平穿过,避免垂直进针刺破血管
2. 术后护理要点
单笼饲养:术后前 3 天单笼,避免同笼小鼠踩踏伤口(大鼠需更大空间,防止抑郁应激)
镇痛处理:术后 6 h 内皮下注射布托啡诺(0.1 mg/kg),连续 3 天减轻胸痛
感染预防:术后 3 天腹腔注射青霉素(2 万 U/kg),观察切口是否红肿、渗液
3.模型失败常见原因
问题 |
可能原因 |
解决方案 |
HW/BW 未达标 |
缩窄程度不足(针头直径 > 26G) |
改用 27G 针头(小鼠,直径 0.4 mm),确保缩窄后直径≤0.6 mm |
急性死亡(术后 24 h) |
气胸或主动脉撕裂 |
关胸前挤压胸腔排气,结扎时力度适中(能抽动针头但不松动) |
心功能无变化 |
侧枝循环形成(大鼠常见) |
缩窄位置更靠近无名动脉(减少锁骨下动脉侧枝代偿) |
- 与其他肥厚模型对比
模型类型 |
TAC |
阿霉素诱导 DCM |
基因工程 HCM |
造模方式 |
机械压力超负荷 |
化学毒性损伤心肌细胞 |
基因突变(如 MYBPC3 突变) |
病理特点 |
向心性肥厚→离心性扩大 |
心肌细胞凋亡,心室扩张 |
肌节蛋白异常,心肌排列紊乱 |
周期 |
4~6 周 |
6~8 周 |
8~12 周(需基因稳转) |
优势 |
模拟临床压力负荷场景 |
操作简单,成本低 |
遗传背景明确,适合机制研究 |
- 资源与工具推荐
- 手术器械:
显微外科套装(含 11 号尖刀片、弯镊、微型牵开器,推荐 Fine Science Tools 品牌)
垫针:医用不锈钢针头(26G/24G,BD 公司),使用前高压灭菌
- 检测设备:
心超仪:配备 15~30 MHz 探头(如 VisualSonics Vevo 2100),可测量心肌厚度至 0.01 mm 精度
组织包埋:冰冻切片机(-20°C,Leica CM1950)用于油红 O 染色,石蜡切片机用于 HE/Masson 染色
- 伦理文件:
提前提交《动物手术操作方案》,包含缩窄针头规格、镇痛方案及人道终点(如 HW/BW>5.0 mg/g 时安乐死)
八、典型实验结果示例
心超数据:
Sham 组:LVEF=65±3%,LVPWT=0.8±0.1 mm
TAC 组(4 周):LVEF=52±4%,LVPWT=1.1±0.1 mm(*P<0.05 vs Sham)
病理结果:
Masson 染色显示 TAC 组心肌间质蓝色纤维化区域占比 18±2%,显著高于 Sham 组 5±1%(*P<0.01)
动物实验服务平台 |
||
实验动物代养服务 |
动物饲养 |
1.屏障环境饲养 :1)屏障环境饲养-小鼠 2)屏障环境饲养-大鼠 3)屏障环境饲养-豚鼠 4)屏障环境饲养-地鼠 5)屏障环境饲养-兔2.普通环境饲养 1)普通环境饲养-犬 2)普通环境饲养-猪 3)普通环境饲养-猴 3.一站式实验操作服务 1)给药服务(注射给药:静脉、腹腔、皮下、皮内、肌肉。消化道给药:灌胃、自由摄取、十二指肠、直肠。其他部位给药:呼吸道、皮肤、脑内、关节腔内、脊髓腔内、滴眼、生殖器等。"2)脏器、组织取样服务:脏器、腺体、淋巴结、骨及软骨、肌肉、肿瘤组织、脑组织、脂肪组织等。3)体液样本采集:血液(眼睑采血、剪尾采血、心脏采血)、尿液、脑脊液、胆汁、腔液。4)其他实验操作观察、拍照、称重、滴鼻、剪尾、人工肿瘤测量、解剖等。 |
动物模型构建 |
心脑血管模型 |
脑缺血及再灌注模型/心脏骤停模型/脑外损伤动物模型/体内血栓动物模型/高血压模型/心力衰竭模型/心肌缺血动物模型/心梗动物模型/阿霉素诱导大鼠心肌病模型/脑损伤动物模型/脑出血动物模型/慢性心力衰竭动物模型/高血压动物模模型/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 |
神经系统+精神科模型 |
应激模型/帕金森动物模型/栓塞性脑梗死模型/老年痴呆模型/脊髓损伤动物模型/抑郁症模型/坐骨神经损伤 (周围神经损伤)动物模型/坐骨神经,面神经损伤动物模型/抑郁症动物模型/癫痫模型 |
|
呼吸系统模型 |
肺栓塞模型/慢性肺阻塞模型/肺炎模型/过敏性哮喘动物模型/慢性支气管炎动物模型/肺动脉高压动物模型/肺纤维化模型/急性肺损伤模型/肺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/慢性支气管炎动物模型 |
|
消化系统模型 |
结肠炎(UC)模型/大肠癌动物模型/胃酸分泌模型/胃溃疡模型/急性肝损伤模型/胆结石动物模型/肝炎-肝硬化-肝癌动物模型/肥胖动物模型/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/脓毒症模型/肠炎动物模型/胰腺炎动物模型/肝硬化动物模型/肝纤维化动物模型/酒精肝动物模型 |
|
皮下移植瘤药效模型 |
Mouse皮下移植瘤/Mouse皮下移植瘤(只成瘤)/裸鼠皮下移植瘤/裸鼠皮下移植瘤(只成瘤) |
|
原位瘤模型 |
肾癌动物模型/裸鼠腹水瘤/裸鼠乳腺癌原位瘤/裸鼠肝原位瘤药效评估/脑胶质瘤动物模型/胃癌动物模型/胰腺癌动物模型/卵巢癌动物模型/肝癌动物模型/直结肠癌动物模型 |
|
肿瘤动物模型 |
裸鼠成瘤/裸鼠肝原位瘤/黑色素瘤动物模型/药理毒理动物实验技术服务/Mouse肺转移瘤/人源肿瘤裸鼠药效评价/Mouse皮下移植瘤药效评估/裸鼠皮下移植瘤药效评估/Mouse肝原位瘤/肺癌动物模型/乳腺癌动物模型 |
|
动物行为学 |
Light/dark box(黑白箱实验)/高压氧舱/足底热痛仪/强迫游泳/跑台实验/大小鼠心电图/平衡木训练/热板/旋转杆实验/旷场实验/大小鼠条件性恐惧/网屏训练/转棒训练/Y迷宫/社交互动(自我捋毛,筑巢、少年玩耍,实物埋藏等)/高空十字架/避暗穿梭/水迷宫 |
|
免疫、代谢系统模型 |
高尿酸血症模型/宫颈癌动物模型/糖尿病眼病模型/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/亢甲状腺药物诱导的甲减模型/II型糖尿病动物模型/1型糖尿病动物模型 |
|
骨科模型 |
类风湿性关节炎动物模型/骨缺损动物模型/骨折动物模型/骨关节炎动物模型/骨质疏松动物模型 |
|
泌尿系统模型 |
缺血性急性肾衰竭动物模型/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/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/膀胱癌动物模型/肾结石动物模型/慢性肾衰竭动物模型/急性肾衰竭动物模型/肾盂肾炎动物模型 |
|
五官疾病模型 |
鼻窦炎模型/鼻炎模型/视网膜损伤模型/牙周炎动物模型/白内障动物模型/视神经损伤动物模型 |
|
皮肤科模型 |
压力性褥疮(PU)模型/硬皮症(SSC)模型/特应性皮炎(AD)模型/伤口愈合:圆形缺损模型/伤口愈合:划痕模型/二度烧伤模型/皮肤损伤模型 |
|
转移瘤药效模型 |
裸鼠肺转移瘤药效评估/裸鼠肺转移瘤 |
|
常规脏器手术切除模型 |
5/6肾切除手术/有创动脉血压/神经吻合手术/输精管结扎手术/去势手术(睾丸摘除)/胃切除手术/肝切除手术/单侧肾切除手术 |
|
动物影像学 |
活体成像/全身骨密度检测/X-ray光/超声成像/大小动物CT |
科研技术助理:
赵老师微信号| 18088686743
李老师微信号| 18186850708
李老师微信号| 18088685746
- 2025-05-14
- 2025-05-13
- 2025-05-12
- 2025-05-08
- 2025-04-25
- 2025-04-16
- 2025-04-14
- 2025-04-09
- 2025-04-08
- 2025-04-02
- 2025-04-01
- 2025-03-2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