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留言

肥胖动物模型实验指南

肥胖是全球高发的代谢性疾病,建立可靠的肥胖动物模型是研究肥胖发病机制、评估干预措施的关键。以下从模型分类、构建方法、实验设计及应用价值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:

 

一、常用肥胖动物模型分类

 

1、模式动物品系

 

啮齿类动物:小鼠(如 C57BL/6J、BALB/c)、大鼠(SD、Wistar)是最常用模型,具有繁殖快、成本低、基因操作成熟等优势。

 

其他物种:犬(比格犬)、非人灵长类(食蟹猴、恒河猴)等,适用于临床前药效评价,因生理特征与人类更接近,但成本高、周期长。

 

2.核心模型类型

 

遗传性肥胖模型:如 ob/ob 小鼠(瘦素基因缺陷)、db/db 小鼠(瘦素受体缺陷),天生肥胖,体重迅速增加,伴胰岛素抵抗,适合研究遗传因素主导的肥胖机制。

 

饮食诱导肥胖模型(DIO 模型):通过高脂饲料(脂肪含量≥40%)喂养健康动物(如 C57BL/6J 小鼠),诱导获得性肥胖,模拟人类高热量饮食导致的肥胖,更贴近临床实际。

二、实验设计与建模方法

 

1.实验分组(以小鼠为例)

 

1)正常对照组:普通饲料喂养,作为基线对照。

 

2)模型组:高脂饲料或基因缺陷动物,确认肥胖造模成功。

 

3)阳性药组:给予已验证的抗肥胖药物(如奥利司他),验证实验体系有效性。

 

4)受试药组:设低、中、高三个剂量组,评估候选药物疗效及剂量依赖性。

 

2.建模周期

 

1)DIO 模型:需 6 周以上,通常 8-12 周,期间每周监测体重,至体重较对照组增加 20%-30% 视为建模成功。

 

2)遗传性模型ob/ob 小鼠 4 周龄后体重迅速上升,8 周龄时体重可达正常小鼠 2-3 倍,可较早开展实验。

 

3.建模方法对比

 

模型类型

优点

缺点

适用场景

遗传性肥胖模型

造模周期短、肥胖表型稳定

基因背景单一,无法模拟环境因素

肥胖遗传机制、代谢通路研究

饮食诱导肥胖模型

贴近人类肥胖病因(高热量饮食)

周期较长、个体差异较大

药物筛选、生活方式干预研究

 

 

三、观测数据指标与检测方法

 

1.基础指标

 

体重与体成分:每周称量体重,通过双能 X 线吸收法(DXA)或核磁共振(MRI)检测体脂率、瘦体重,评估肥胖程度。

 

摄食量与能量消耗:记录每日饲料消耗量,结合代谢笼检测能量消耗、活动量,分析能量平衡变化。

 

2.生化检测

 

血清指标:空腹血糖、胰岛素(评估胰岛素抵抗,HOMA-IR 指数)、血脂(TC、TG、HDL-C、LDL-C)、肝功能(ALT、AST)、瘦素、脂联素等。

 

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(OGTT)和胰岛素耐量试验(ITT):评估糖代谢及胰岛素敏感性。

 

3.病理与分子检测

 

组织病理:取白色脂肪组织(附睾、肠系膜)、肝脏、肌肉等,HE 染色观察脂肪细胞肥大、肝脏脂肪变性(脂肪肝);免疫组化检测炎症因子(如 TNF-α、IL-6)或纤维化标志物(如 Collagen I)。

 

分子生物学qPCR 检测脂肪分化(PPARγ、C/EBPα)、糖脂代谢(GLUT4、AMPK)相关基因表达;Western blot 分析信号通路蛋白(如 AKT、mTOR)。

 

四、模型特点与应用价值

 

1.模型特点

 

1)操作可行性DIO 模型通过调整饲料即可诱导肥胖,无需复杂基因操作;遗传性模型可直接购买或繁育,适合高通量筛选。

 

2)机制研究价值:可系统分析能量代谢(如棕色脂肪产热)、脂肪细胞分化、胰岛素信号通路及肠道菌群等在肥胖中的作用。

3)转化意义DIO 模型能反映饮食 - 肥胖 - 并发症(如脂肪肝、糖尿病)的病理过程,为减肥药研发(如 GLP-1 受体激动剂)提供临床前数据。

 

2.主要应用

 

1)疾病机制研究:探索肥胖相关的炎症、氧化应激、内质网应激等病理机制。

 

2)药物评价:筛选抗肥胖药物(如抑制食欲、促进能量消耗),评估药效及安全性。

 

3)干预策略验证:验证运动、饮食调节或肠道菌群移植等对肥胖的改善效果。

 

五、注意事项

 

模型选择:根据研究目的选择模型(如遗传机制选 ob/ob 小鼠,药物筛选选 DIO 模型),避免单一模型局限性。

 

对照设置: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需同批次、同环境饲养,排除昼夜节律、温度等干扰因素。

 

伦理与福利:肥胖动物可能伴随糖尿病、关节损伤等健康问题,需遵循 3R 原则,合理控制样本量及处死时间。

 

总结

 

肥胖动物模型为肥胖及相关代谢疾病研究提供了多维度工具,DIO 模型与遗传性模型的结合使用可更全面解析肥胖的遗传 - 环境互作机制。未来研究可结合基因编辑(如脂肪组织特异性敲除)、多组学(基因组、代谢组)技术,进一步提升模型的临床转化价值。

 

动物实验服务平台

实验动物代养服务

动物饲养

1.屏障环境饲养 :1)屏障环境饲养-小鼠 2)屏障环境饲养-大鼠 3)屏障环境饲养-豚鼠 4)屏障环境饲养-地鼠 5)屏障环境饲养-兔2.普通环境饲养 1)普通环境饲养-犬 2)普通环境饲养-猪 3)普通环境饲养-猴

3.一站式实验操作服务

1)给药服务(注射给药:静脉、腹腔、皮下、皮内、肌肉。消化道给药:灌胃、自由摄取、十二指肠、直肠。其他部位给药:呼吸道、皮肤、脑内、关节腔内、脊髓腔内、滴眼、生殖器等。"2)脏器、组织取样服务:脏器、腺体、淋巴结、骨及软骨、肌肉、肿瘤组织、脑组织、脂肪组织等。3)体液样本采集:血液(眼睑采血、剪尾采血、心脏采血)、尿液、脑脊液、胆汁、腔液。4)其他实验操作观察、拍照、称重、滴鼻、剪尾、人工肿瘤测量、解剖等。

动物模型构建

心脑血管模型

脑缺血及再灌注模型/心脏骤停模型/脑外损伤动物模型/体内血栓动物模型/高血压模型/心力衰竭模型/心肌缺血动物模型/心梗动物模型/阿霉素诱导大鼠心肌病模型/脑损伤动物模型/脑出血动物模型/慢性心力衰竭动物模型/高血压动物模模型/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

神经系统+精神科模型

应激模型/帕金森动物模型/栓塞性脑梗死模型/老年痴呆模型/脊髓损伤动物模型/抑郁症模型/坐骨神经损伤 (周围神经损伤)动物模型/坐骨神经,面神经损伤动物模型/抑郁症动物模型/癫痫模型

呼吸系统模型

肺栓塞模型/慢性肺阻塞模型/肺炎模型/过敏性哮喘动物模型/慢性支气管炎动物模型/肺动脉高压动物模型/肺纤维化模型/急性肺损伤模型/肺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/慢性支气管炎动物模型

消化系统模型

结肠炎(UC)模型/大肠癌动物模型/胃酸分泌模型/胃溃疡模型/急性肝损伤模型/胆结石动物模型/肝炎-肝硬化-肝癌动物模型/肥胖动物模型/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/脓毒症模型/肠炎动物模型/胰腺炎动物模型/肝硬化动物模型/肝纤维化动物模型/酒精肝动物模型

皮下移植瘤药效模型

Mouse皮下移植瘤/Mouse皮下移植瘤(只成瘤)/裸鼠皮下移植瘤/裸鼠皮下移植瘤(只成瘤)

原位瘤模型

肾癌动物模型/裸鼠腹水瘤/裸鼠乳腺癌原位瘤/裸鼠肝原位瘤药效评估/脑胶质瘤动物模型/胃癌动物模型/胰腺癌动物模型/卵巢癌动物模型/肝癌动物模型/直结肠癌动物模型

肿瘤动物模型

裸鼠成瘤/裸鼠肝原位瘤/黑色素瘤动物模型/药理毒理动物实验技术服务/Mouse肺转移瘤/人源肿瘤裸鼠药效评价/Mouse皮下移植瘤药效评估/裸鼠皮下移植瘤药效评估/Mouse肝原位瘤/肺癌动物模型/乳腺癌动物模型

动物行为学

Light/dark box(黑白箱实验)/高压氧舱/足底热痛仪/强迫游泳/跑台实验/大小鼠心电图/平衡木训练/热板/旋转杆实验/旷场实验/大小鼠条件性恐惧/网屏训练/转棒训练/Y迷宫/社交互动(自我捋毛,筑巢、少年玩耍,实物埋藏等)/高空十字架/避暗穿梭/水迷宫

免疫、代谢系统模型

高尿酸血症模型/宫颈癌动物模型/糖尿病眼病模型/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/亢甲状腺药物诱导的甲减模型/II型糖尿病动物模型/1型糖尿病动物模型

骨科模型

类风湿性关节炎动物模型/骨缺损动物模型/骨折动物模型/骨关节炎动物模型/骨质疏松动物模型

泌尿系统模型

缺血性急性肾衰竭动物模型/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/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/膀胱癌动物模型/肾结石动物模型/慢性肾衰竭动物模型/急性肾衰竭动物模型/肾盂肾炎动物模型

五官疾病模型

鼻窦炎模型/鼻炎模型/视网膜损伤模型/牙周炎动物模型/白内障动物模型/视神经损伤动物模型

皮肤科模型

压力性褥疮(PU)模型/硬皮症(SSC)模型/特应性皮炎(AD)模型/伤口愈合:圆形缺损模型/伤口愈合:划痕模型/二度烧伤模型/皮肤损伤模型

转移瘤药效模型

裸鼠肺转移瘤药效评估/裸鼠肺转移瘤

常规脏器手术切除模型

5/6肾切除手术/有创动脉血压/神经吻合手术/输精管结扎手术/去势手术(睾丸摘除)/胃切除手术/肝切除手术/单侧肾切除手术

动物影像学

活体成像/全身骨密度检测/X-ray光/超声成像/大小动物CT

 

科研技术助理:

 

赵老师微信号| 18088686743

李老师微信号| 18186850708

李老师微信号| 18088685746

分子生物学实验